Wednesday, August 26, 2009

“西方路上小使者”制作札记(一)

文/恴全

對於生死,關於生死

巴生,是一個以福建人居多的地方,在這裡我們發現了一位孩子,一位就站在死亡路口處送人最後一站的孩子。
雖然同為華人,但福建人遍佈在這片土地各各角落,卻擁有著和其他籍貫不同的習俗,除了言語外,喪事尤其可以窺見,福建人對喪禮的整個流程尤其嚴謹。
俊豪是我們這一集的個案,也就是那位西方路上的小使者,他的父親是一名道士,在喪禮時負責打醮超渡亡魂,從四年紀開始他就跟隨父親奔走在白事間,成為一名道士,超渡亡魂是他們家族的事業,到他這一代已經是第三代了。
當初俊豪只是跟隨父親出去,發現打鼓很好玩,在父親不察覺的情狀下,卻把打鼓這門功夫學上手了,從此開始了兩父子在喪禮中一起工作的畫面,這段時間是他目前最懷念的事了。

說懷念是因為他父親在一年多前因病去世了,離開了他們一直熟悉的生活方式,也意味著一種新的生活態度是他們必須接受。
其實接觸到這個個案時,腦海中自然會分割出兩塊東西,一塊是內容,另一塊自然是畫面,在內容上是有一定的吸引力,因為從喪禮、小道士、生死都是很神秘的課題,尤其是就外面的人來說,這個課題更顯得神秘,那因為這個課題我們都避之唯恐不及。

關於死亡,華人尤其避談,對於出席白事更是能閃則閃,因為打從心理就有個既定印象,覺得這樣的場合是骯髒的,是帶衰的,是會觸動楣頭的,就算避無可避一定要出席,在進踏進家門時,都會用某些葉子或是某些「儀式」自我淨身,才進入家門,從這一連串的心理到身理上的準備工作,就可想而知華人對於出席喪席是多麼的避忌,更別說在長輩面前談死亡這個字眼了。
而對於這個個案,畫面上也顯得蒼白,或者是說不夠精彩,也無法達到一些人要求必須高潮疊起,起伏不斷,當然,一切還是要回到原點,就是必須要有喪事點頭願意讓我們去拍攝,這要怎麼開口要求還真的為難。

當有喪家願意讓我們在現場拍攝後,我們知道另一個難題會出現,就是現場有什麼畫面可以拍呢?
我所謂有什麼畫面可以拍是因為喪事這東西一,不管是喪家,又或者是電視前的觀眾,都不太能接受這種畫面出現在眼前。所以,要盡可能拍一些讓人看了會不舒服的畫面排除在外,只是這樣一排除,似乎也沒什麼好拍的了。

另外,俊豪是位比較內向的孩子,實在也沒什麼活動可以拍了,但是,在取捨過程中,我們最終還是沒有捨棄他,因為有一點讓感動了我,就是他跟他父親的情感,而更多是建立在喪事間,他出席喪事,除了賺取生活費外,更大部份竟然是因為在那樣的場合,他隔外真切的感受到父親的存在,因為有太多父子的回憶是建立在這樣的場合間,另外,因為他二伯樣貌跟他父親長得很像,當他用手在打鼓,我們卻可以觀察到他的眼神卻是在追逐二伯的身影。

在這樣一個堨合,才能讓他覺得父親離他特別近,身影也特別清晰,聽起來真的是讓人心酸,因為這裡除了是他工作的地方外,何嘗不是他送父親人生最後一站的地方。 每一場喪事,他親手佈置的不只是一個莊嚴的場地,也是一個跟父親會面的場合。


“西方路上小使者”节目介绍 (播映日期:30/8/09,星期日,晚上10时)
“西方路上小使者”李俊豪相集

1 comment:

  1. 誠摯地感謝你/妳們的製作手札分享。

    每一位小朋友獨一無二的現實生活,
    文字的嘴嚼中,窺視舉手投足的細膩表情出神般跳脫文體,
    勾勒出小朋友身上獨有的真與實。

    補遺了無法身臨觀賞此節目的遺憾,
    盼再接再勵。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