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28, 2009

“三尺半鞋”制作札记(二)

文/月婷

第一次拍摄~踩高跷;踩高跷分為两种,第一種就是出殡的游行,扮演的是西游记里面的人物,而第二種則是神诞,扮演的就是八仙!我们拍摄團隊所拍攝到的是出殡仪式,让我看得心惊胆跳!

我们去了峇株巴辖峇眼,扮演“三太子”的是一个13岁的小男孩-伟铭,他样子非常讨喜!而他就是我们的這次主題的主角,第一次與他見面,就體驗到他當家本色,一画完妆,手法熟练的绑起他的高脚,然后一站起来時的高度比我们还要高。走起路来的樣子,給我的第一个感觉就好像恐龙走过来似的!

很多人都不喜欢去丧礼,包括我自己,因为這會令我想起爸爸!而且,妈妈也不喜欢我去這些場合,但为了拍摄,妈妈貼心的替我准备了柚子叶,以保平安。他說這樣子厄运才不會帶在身!

以往我所看到的踩高跷都是丧家出殡時,他們就在灵车前面走走而已;这一次看到的,則是在棺材前面表演。丧家一边丢钱,他们就一边表演捡钱、翻跟斗、跳绳等。我看到個子娇小的伟铭,拿起跳绳来,在死人的面前表演,我简直目瞪口呆!试问,绑了高脚,怎样跳绳?怎样翻跟斗?他们又怎样爬起来呢?我在旁边看他們的表演,心里不禁為他們捏了一把冷汗!

拍摄结束后,我们就跟伟铭聊天,一开始还以为他只是對镜头感到陌生而不敢讲话。然而从他阿么口中得知,原来他一向来就不太喜欢说话!这下可好了,又一個不爱说话的小孩,怎么办呢?我想,也不可能一直放VO来帶過这一集的节目吧?在我们不断嘗試的與他沟通,伟铭终于被我们的诚意打动,开始有說有笑,而且还很乐意地配合我们的拍攝要求!最有趣的是,伟铭是屬于行动派的,他虽然很少回应我们,但是,他会以行动来告诉或满足我们的要求!某次,我们说现在海水涨潮了,提議不如去游泳!他雖然不回应你,可是,他却去房间把裤子給換好了!你是不是也覺得他很有趣呢?

在拍摄的过程,雖然有很多突发状况,就在我们進行第二次拍摄的时候,我们才被知道,原来伟铭他本身也是个乩童,可是他做坛一年多了,还不能开口说话,也不懂什么神明附在他的身上!

当我们在安排他们于神庙练习踩高跷的时候,很多村民都跑来看热闹,村民們有些丢钱,甚至有些还丢柑!就在拍摄的途中,伟铭突然被神附身,突然他的眼神好恐怖,手也不斷发抖,我赶紧跑去跟制作人说明状况!不可思議的是,制作人并没有马上停止拍攝,还吩咐我叫村民们和阿麽再继续丟柑,我的脑海頓時出现很多很多的问号和感叹号?已经不能再拍了,主角已经是被神附身了!他怎么还没喊停了?

得知状况后,伟铭的四伯马上停止鼓声,一些村民也马上脱掉他的高脚。高脚一松脫,伟铭马上冲出外面,神廟的对面就是大海了,我们深怕他會冲出大海,把我跟制作人都嚇壞了。一部分的村民要我們继续拍,而老一辈就請我們暫時不要再進行任何拍攝。

不久过后就有其他的乩童马上起乩,请来三太子神明附身,告知我們剛才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原来是我们在拍攝前没有進行拜拜,通知神明我们的目的,所以很多神明誤以为有什么节庆之类的活动,所以都附身助兴。

我赶紧问阿麽以前伟铭他起乩有过这样的状况吗?阿麽说没有,这是第一次发生!我跟制作人对望,感觉好像做错事了!之后还好神明退乩了!阿麽也没有怪我们!

隔天刚好有神诞游行,可是伟铭的头应因為這次的突发状况而受了伤,他的整个游行過程中,头都是歪歪的,害我有点过意不去!

伟铭最喜欢神诞游行,他说,因为可以看到很多表演,而他最不喜欢丧事的游行,因为他有时会听到肮脏的东西在耳朵旁边跟他讲话!

在这次神诞游行,伟铭又换了一个角色-吕洞宾,娇小的他,可能是衣服太大的關系,好像小矮人穿大人的衣服!陪他们走了3个小时,我們還一起玩了起来呢!虽然他说他不会累,可是,他的阿么還是很擔心,他很担心伟铭又會突然被神附身!所以,整个过程都在伟铭的旁边陪着他走呢!

“三尺半鞋”制作札记(一)

文/恴全

第十一集了,当在写这篇感想回忆时,第十三集,也就是最后一集也总算剪出来,配好旁白了,这案子总算结束,当然现在也还没到告别的时刻。

十一和十二集是同一个孩子,但却是两个可以分别切割开的故事,先说第十一集吧﹣﹣《三尺半的鞋》。

三尺半高的鞋,很高吧,当然,他不是女生穿在鞋上的高跟鞋,他是华人民间传统技艺的踩高跷,那根木材质的脚就刚好是长三尺半,因为穿在鞋上,绑上后也不用再穿鞋了,我就姑且视之为鞋吧。

不管你是翻书,或是网上搜罗到的资料,踩高跷这东西的起源或是典故可说是众说纷纭,很难断定他的起始由来,但他却成了庙会的钦点项目之一,当然,现在街头很多小丑也把这玩意当成他街头卖艺的噱头。

这一集的孩子今年十三岁,极不爱说话,不管是对外人或是家人,当我们第一天到他家拍摄时,就传遍那小小的渔村,不只一位村民来跟我们确定,你们真的要拍他吗?因为他是不轻易开口说话的,总之,就是把他形容成根本是后天哑巴那种。

但摆在眼前的就是这个踩高跷团队就他年龄是在我们节目所规定的范围之内,他哥哥又刚好超过,而我们的副导对这孩子的样貌情有独锺,第一次见到他就对他欲罢不能,那好吧,就接下这难题吧。

这个当初是因为神的旨意而创设的龙脚队,也就是踩高跷,到现在进入第四代了,一直都在柔佛峇眼海口这渔村传承著,最兴盛时期是渔村中每一户人家总会有一位成员参与,现在当然是在凋零当中,在发展中国家,这似乎是民间传统风俗的必然宿命,看似因为他的阶段性任务完成了,又像似因为民智已开,所以人们开始替自家文化进行大清洗运动,把许多不合时宜或是迷信的民俗活动一一扫出文化菁英这大门。

看起来这样的推理似乎没有错,但细细观察,还是有许多特列存在,比如舞狮在这块土地却被经营得有声有色,又比如华人庙宇,这也是遍地开花,只是踩高跷就好像没有受到眷顾,至少目前他的命运是如此这般。

我是知道华人传统技艺中有踩高跷这一门功夫,也曾在报章杂志读到,只是就是在马来西亜这块土地上无缘亲自看到,在电话联络上孩子的阿嬷,也是这队踩高跷的负责人之一,他告诉了我们一个日子,两天后我们就下去了。

第一次的拍摄是一次偶发的事件,安排不来,那是一个丧事的场合,当初听到踩高跷队被请到丧家那里去,这对我来说倒是有趣,也许是地域或是籍贯的不同,我还真的是闻所未闻,大清早从吉隆坡南下峇珠巴辖,赶在丧家出殡前,到达了现场,只见他们在忙著化妆打点一切,都没时间寒喧,我就一味的拍摄。

那一次是第一次跟他们见面,也是我第一回长见识,总算让我大开眼界,他们打扮成四游记里头的师徒四人外加红孩儿及三太子,就这样踩著高高的材支走到棺材前,老实说,当时我也不知道接下来他们会做什么,有什么仪式,我心想,也许就是拜拜然后就跟铜乐一起,送死者一段路吧。就在他们向死者行了礼,就一个接一个的在棺材前表演起来,我所说的表演不是徒手在那走动而已,而是外加许多动作,比如跳绳索,又或者是人坐到地上,然后身子向后仰,在不借外力,只单凭过人的腰力,从地上一挺而上,看到眼前这群人可以把踩高跷把玩得这么神奇,心里不得不佩服,因为这真的凭真功夫,真本事,一点都不能取巧。更有趣的是在一旁的丧家或是送殡的民众,竟然主动的把一些铜板或是小面额纸钞丢到地上,让他们下到地上去捡,没错,是用丢的,突然,眼前的他们又变成一群在街头卖艺的人,表演得好,围观者就自然会掏腰包赏钱,只是用丢的嘛,这感觉让我还真的有些不太能接受,心里想,就算施舍给乞丐也都是放进他们的钱兜里吧,当然,这纯粹也只是个人心理上的洁癖所使然,而不是要对这种行为做出批评,毕竟每一种文化传统都有他的潜游戏规则存在,要下场玩,就必须要遵守,不然这游戏可就玩不下去了。

表演告一段落,就等著送往生者一段路,回去跟阿嬷了解,才知道他们是有两种妆扮的,一是西游记,另外一个则是八仙,西游记就只能在丧事时出现,主要是因为要送往生者上西天,我想就是取西游记的典故吧,因为往生者第一次死,没去过西天,所以就必须要请熟路者带路,那这条路恐怕没有人会比唐僧师徒他们熟悉,他们可是一步一脚印的到西天取经,来回走一回的,所以,西游记,送往往者上西天,绝啊!我真的不得不佩服当初那位把西游记运用及结合得这样巧妙的创始人,跟什么八八八等同于发发发来比,这个就显得太有文化底蕴了。

只是不管我如何偑服,这支队伍还是面临凋零的局面,这也是替这支队伍化妆了二十多年的阿嬷担心及不舍的,然而连保险公司都不敢接受投保的工作,阿嬷却已经让自己孩子及孙子都加入了,如果这还不能扭转局面,我真的不知道她还能做些什么?

文化传承须要推广,宣传,教育,培训,包装等等,这岂是一介平民可以承担得了的呢? 当先进国回过头去努力保护,搜寻他们传统文化的当儿,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却每天在流失,一边忙止血,另一边却失血,这就是现实的状况,传统文化传承就像是古迹维护一样,一点都不浪漫,而且还很寂寞,我们到国外旅游,看别人传承下来的传统,他们的古迹建筑,我们心里会觉得这好浪漫啊,会感受到他人文化的厚度及浓度。但是回过头看看我们自己的国家,建筑物及文化都在消失当中,面对这样的现况,我却不能,也不会叫别人去努力维护他,我这样说好了,许多学者专家教授总是喜欢带学生或是游客到你住的古建筑物参观,临走时,拍拍你的肩膀,叫你要好好的维护下去,他们拍拍屁股就走了,钻回他的研究室或是他的高级楼房去,我这样讲你还浪漫得起来吗?聪明的人动口,笨人动手,真的是这道理吗?我国华人社团如果不是拿来打麻将,争座位,抢头版,我想还是可以做一些事的。

Saturday, October 17, 2009

”我是牛仔啦“ 制作札记(一)

文/恴全
                                   
牛,不是,不是從牛開始的,而是從印度人這個族群開始。

當然很希望可以看這片子中看到這片土地上的各種族群,所以,就訂下個目標,希望可以朝這方向達成。當然,我們是一點把握都沒有,因為精彩的可以感動我的個案不好找啊,就算找到也不好說服對方。
當初副導知道那裡有一間印度人的養牛埸,就走進去打聽,從工人口中得知牧場主人八歲的孩子在假日都會到來幫忙,於是拿了電話就開始聯絡,對方很爽快的答應了,約好見面的時間。
第一次見面拍攝,我們就遇到了苦頭,他父親很熱情的叫我們拍這,拍那,也問我們他們需要如何配合,但就是不讓我接近孩子,只要我有什麼問題提出來問孩子,他就搶著回答,逮到他父親不在身邊的機會,我就和他聊天,才發現他不會說,不會聽馬來話,只用懂他自己的母語,這樣一個發現讓我為儍眼了,這要怎麼拍?怎麼訪問呢?因為我們都不懂淡米爾啊!總不能一直要他父親翻譯吧,因為我們發現,只要向孩子提出問題,請他翻譯,他會直接告訴我們他的答案,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孩子的想法,許多時候也根本不問孩子,要不然呢,就是問了孩子後,也不等孩子回答,就用馬來話回答,要他孩子跟著他一字一字,一句一句的對著鏡頭念,天啊,那結果也不是孩子的想法啊,最後,我唯有要求他父親用孩子用淡米爾問,孩子再用他的母語回答。
第一次拍攝回去後,自己在車上想,住在馬來西亞的人,為什麼還有不懂馬來話的呢?其實,再往深層的想,這又有什麼好奇怪呢?我們華人不也是一直在用力的捍衛我們的華語嗎?許多八歲的華人孩子,也無法用馬來話跟外人溝通吧。況且,如果一名印度人孩子在節目中是用馬來語而不是用他的母語,那也許會更多人提出疑問或是不解吧,尤其是對母語這字眼特別敏感的華族。

因為這個新的出發點,讓我有個念頭,要把這一集的重心擺在印度文化傳承這塊上面,這也是我多次跟這家人接觸之後,從他們身上切身感受到的。

比如,這是一座傳了四代的牧場,而牧場裡又有一座百年印度古廟,而養牛,或者牛也是印度人的信仰或是文化中心,基於這種種的點,連起來就足以完整的圈出印度文化傳承,或是牧場傳承這個點。

如此調整後,我利用了一些元素把這主題帶出,比如我要知道這孩子有沒有意願傳承下這座牧場?然後,可以利用母牛生小牛這樣一個符號來表示傳承,而他到廟裡進行印度人傳統的祭祀,和用他們牧場牛奶當祭品的風俗,正可跟他們牧場拉上關係,最後,參與他們拉牛隻去為印度人新居入伙儀式,整個內容算是相對的完整了。

所以,這一集的內容是扎實的,當然,也給我帶來了許多跨族文化上的衝擊,我們一直說印度人對牛如何如何的崇拜敬重,如果不是我親身去體驗,我真的很難去相信他們真的可以容忍,或者是說崇拜牛隻到這樣的地步,連牛的糞便都可以當寶一樣收藏。
每一次去拍攝回來,我自己心中都會對自己提出一個問題,我們真的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嗎?我們真的有把心拿出來去用心諒解去認識其他族群嗎?如果有,為什麼我們會對他們的種種生活那麼陌生?甚至是一無所知,我想,今天族群會有如此大的隔閡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們華人一直都在為自己爭取權益,而不是為弱勢的族群,我們一直都害怕被傷害,而選擇關起門來,學會不理不問也不去關心,連自己種族的事我們都刻意去冷漠以對,何況其他族群,對於宣傳說我們有多麼豐富的多元文化,但我們自己卻都不想去了解,對印度人也許就停留在印度煎餅,大寶森節和頭上的那顆痣,而對馬來人的了解也許就只是回教,不吃豬肉和開齋節如此而已,就真的只有這些嗎?一個馬來西亞會是像片2020年宏願一樣,不過是個空洞的口號嗎?
因為這一集,讓我自己真真切切的必須去面對一些自己長久以來的謬誤,也必須誠實的面對自己長久自以為自己很了解他族,很包容他族想法,原來,一切都是膚淺得令人發笑。

“我是牛仔啦”节目介绍 (播映日期:18/10/09,星期日,晚上10时)
“我是牛仔啦”Kisheintaraan相集

Friday, October 9, 2009

“追逐舞台”制作札记(一)

文/恴全

歌台,长期以来,给人的印象不外在乎它是一个比娱乐圈还要复杂的地方,而跑歌台的人也都是因为生活所逼,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才会踏上歌台的。每当到了七月半时,报章媒体就会出现许多批评歌台文化的文章,尤其是点出他们表演时的衣著打扮,到底是在酬神,宴鬼还是诱人?

当然,这么一点是大家,或是精英份子老生常谈,但却无法力捥狂澜的问题,这并不是这一集的重点,我却比较想看看这名因为追逐舞台,而跑遍全马,甚至国外歌台的孩子,他是怎么样的一个孩子。

酬神,宴鬼是我们华人社会中的一个传统的民俗活动,年复一年的,而搭起临时歌台,商请歌舞团表演更成了近年来的一个惯例,记得过去,歌舞团还不是很盛行,反倒是有许多流行电影车被请来放映电影,而一家大小就在饭后,提著自家的小板凳,像排队似的,一列列在路上走著,往放映电影的广场集合。

当看著在半空中还飘著尘埃的那束光,神奇的投影出各种会动的画面在白布上,那时还是小孩的我们整个人都疯狂了,尤其是对那一束神奇光芒的由来,总是想尽办法的混到放映机附近去看看到底这把戏是如何变出来的,当一群人都挤到前面靠近那片白幕时,我却选择退到放映机后面去。

似乎离题太远了,远到像是脑海中那段回忆那么远。 一种临时搭建的歌台,简陋是必然的,但他却有很强的生命力,当然,能有这样的生命力,可以看到眼前的这风景,这一切还是必须依附在华人社会对传统,对民俗文化的坚持及一代代的传承才行,而歌台也就像寄生蟹一样,牢牢的靠著这一样一个传统,才得以跑遍全马,而一个个舞台才得以在这块土地的大小乡镇看到。这样的一种歌台型式,的确提供了许多人糊口,因为神庙,本来就是另一类,而且规模很庞大的经济体,除了糊口,也提供了某些人一个表演的舞台。

在全国,这样一个围绕庙会的舞台经济规模及对社区意识的凝聚,一点都不容乎视,至少政治人物是逢庙会神诞都会出席的,才不管你拜的是什么神,信的是什么教。庙会神诞,或是许传统的民俗,他就是有这样的包容性,你是拜神也好,你是拜票也罢,你是听歌也行,你是看豔舞也没有人有意见,只要你高兴就好。

当我提出找这样一个个案时,就是希望可以借由这个个案,看到一些上面的东西,尤其是追逐全马各乡镇的大大小小舞台,在副导联络上这个个案,我们也没有太花心思跟这名孩子做沟通交流,当时我的想法是,她虽然只有十二岁,她见惯的场面肯定比我还多,她应该知道如何应对镜头,至少对镜头或是陌生人的抗拒感不会那么大。

然而,在第一次见面拍摄时,一切都脱离我当初的想像世界,这孩子不愿意开口说话,而且他的个性也不是你稍微骗骗哄哄就行的,连他父母亲都拿他没办法,为了多了解他,我们可是费尽心思,也吃尽苦头,尤其是当他化妆之后,更是变成另一个人似的。

最终我们唯有向他父母及姐姐那儿打听,多了解他的个性,或许说他是正值叛逆期吧,许多时候就是不依你的要求,对你的提问也是不理睬,当然,我们知道他是都听进去了,只是面子摆不下来,老把自己装成一个大人似的,结果导致有一段时间,我们和他的关系很不好,甚至是想放弃这个个案,虽然已经拍到一半了。

然而,在细心观察,你会看到他的另一面,因为他把太多心思投入他唱歌这一块里头,导致他对其他人事物的关系有些疏离,当然,长期活在歌唱比赛的孩子,竞争跟要表现得很完美这样的一个压力一直存在心里面,毕竟才十二岁。

这一集中,我们分别眼看著他登上渡假村的舞台,学校的舞台,酬神的舞台和歌唱比赛的舞台,他就像题目所说的,他不断的追逐一个又一个舞台,这也许就是他的生命,在舞台上和台下,他的生命是不同的,我希望他能更早的认清自己的本来生命,也希望他在这个复杂的歌台文化中,可以拿出他自己的的坚持。

面對他的父母親,我很難答得出他們是有心培養或是影嚮孩子走這條路,還是因為孩子天份使然,所以他們就順從他的天份,畢竟這一條路不好走,尤其是在馬來西亞,況且他們年紀也小,但他們的父母倒是無怨無悔的陪著孩子走上這條路,相對於許多父母壓抑孩子藝術方面的天份,我倒是很尊重他們的付出,捫心自問,有多少父母可以那麼全心全意用行動去支持孩子藝術方面的天份呢?還不是讓他去補息各種語文科算了,如果可以選擇,要讓自己孩子當醫生或是當歌手當畫家,我想答案都在自己心中了。



“追逐舞台”节目介绍 (播映日期:11/10/09,星期日,晚上10时)
“追逐舞台”罗可倪相集

“追逐舞台”制作札记(二)

文/月婷

现在的小孩子,膽大包天,在我们5岁的时候,可能还在啃著奶嘴,喝著奶,可是这位5歲的小朋友卻在妈妈朋友的宴会上,主動要求上台唱歌,结果自己就立刻奔上台上,唱起歌来!

现年12岁的可倪,原以为舞台经验丰富的她,對于拍摄不會感到陌生,谁晓得,當拍攝團隊抵達之后,她却不肯说话!無論问她什么,她就是保持沉默!

又是一个头痛的小朋友,在我们拍这个个案之前,其實正在拍摄【坐船上课】的那一集,拍到一半,又赶去拍这个小歌手,时间是分秒必争的,没有停过!拍到晚上11点,然后赶回去休息一下,凌晨2点起来再拍【祥意出海】!

罗可倪,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小朋友,她私地下会睬你,一旦她化起妆,穿起歌服,你就休想她跟你说话,问十句,她一句都不答!

雖然是一个非常棘手的对象,所幸她之后還是愿意跟我们配合! 她很喜欢唱歌,每当学校有活动,就一定會看到她的演出!她也参加了无数的比赛,同時更被学校推荐去參與政治人物活動的表演!除此之外,她亦經常跑歌台,走遍了全国各地的大小乡镇表演,甚至遠赴印尼、新加坡參與演出!

光鮮亮丽的歌服,全是她妈妈一針一線帮她串上的闪亮珠子!非常亮眼。罗可倪雖很有个性,同時她也是一位很害羞的人!每次访问她的时候,她就要“清场”,她不希望家人听到她讲什么!所以每次访问,家人,去厨房的去厨房,去楼上的去楼上,只剩下我们制做组和她三个人!

每个月的其中一个星期,她们都会去波德申的别墅表演,她最喜欢去那边表演,因为可以在那边游泳!在拍摄过程中,她说她要去游泳,我们就顺着她,然后我就拿着超级重的摄影机下水,我很怕摄影机掉下去!可是,可倪却叫我下水玩,我说不能,我要做工!她却说,叫那个哥哥拍,你下来玩!哈哈!

下午跟她一起玩水,一起骑脚车!似乎已經沒有了隔閡。直到晚上的表演,當她穿上歌服后又是不睬人!十问九不答,她到底又怎么了?唉!小孩子的世界,真的很难理解!

当歌星是她的夢想,她常说爸爸偏心,只给姐姐出唱片,而她卻沒有這個機會!最近【欢喜来卡拉】开始進行甄選,这也是她最想参加的一个比赛,因為這樣就有機會一圆她的歌星梦!虽然【歡喜來卡拉】的拍摄我并没有参与,不过,听其她同事说,她失败了,同時也哭了!

虽然她之前有时不配合,不过,她還是給了我一個美好的回忆!罗可倪,听说你卡拉失败了,再接再厉,要加油哦!

“追逐舞台”节目介绍 (播映日期:11/10/09,星期日,晚上10时)
“追逐舞台”罗可倪相集

Thursday, October 1, 2009

“泽地捕手”制作札记(一)

文/恴全

海蜈蚣,海蚯蚓,一种蠕生动物,生长於东南海岸浅海海涂上,穴居为主,基本以食海藻海草为主,小虾小鱼丶小型蠕生动物为辅,生性胆小温和,无毒无攻击性,身形像蜈蚣,但脚很短,靠此蠕动,稍有一点点小的动静便缩入洞穴中。海钓的人也很喜欢用小海蜈蚣用来做诱饵,一般成形的海蜈蚣有近一米多长,血液和分泌物通红。

光看这样的形容,你可以想像到这东西有多麽的恶心了吧。
当初另一位工作伙伴告诉我说有这麽一种东西时,我还是摸不着头脑,尽管他当时已经很努力的在形容了,因为对我来说,这东西是什麽东西嘛?哪有人去捉去贩卖这种那麽恶心的东西?但当我现追问下去,这东西是哪来的?怎麽捉?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人靠这个东西过活,而小朋友又有没有参与呢?

为了掀开这个谜团,也想搞清楚这个东西,我们到位於巴生八号桥附近的海蜈蚣贩售集中地,在哪里沿路上可以看到写着 PunPun Jual Di Sini 的简陋木板被钉在树上,他们就在防波堤上摆上桌椅,做起生意,而後面就是海边,他们家就塔建在高高柱子上面。初看到时,简直可以说是给了我一个震撼教育,心想,天啊,这里可是巴生呢,怎麽可能会出现这种情景,这里不是八号桥吗?那里的房子甚至比我们上深山看到的原住民部落还要简陋,有水没电,卫生设备等於零,房子外头可以直接看到里面,走在用木板塔在沼泽上的陆桥吱吱着响,感觉随时都会掉下去,因为那些木板全都是回收再用的。讽刺的是隔了一条双线马路的对面,竟然是一座高尔夫球场,一群手穿手套,头戴帽子,身穿着白衣的人,在里头忧闲的挥擀。




当我们问到某一家有小孩,而且也在帮忙家里捉海蜈蚣,我们就到他们家去了解,总算对这有些恶心的东西有了初步的了解,当我们提议要拍摄时,他们显得得紧张,又害羞,在多番游说後,他们总算答应,我们还提出说要跟随他们出海去捉海蜈蚣,他们露出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经过他们解释,我总算了解为什麽他们会有如此奇怪的表情了,原来捉海蜈蚣的地方一来是要坐船去到红树林区,哪里随时有蛇出没,而且更充满了攻击性很强的小蚊虫,有人被咬了严重还必须住院,更可怕的是哪里是沼泽地,一脚踩下去,膝盖以下就消失在眼前,要踩第二脚下去,拔腿可谓是举步坚难,这些都是经歴以後才体会到的感受。
当时听他们用言语说,也觉得没有什麽了不起,心想总不能就这样被吓退吧,但他们却极力劝退我们打消这个念头,也许是因为他们印象中做电视的人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吧。但好强的我也不甘势弱,跟他们约好时间一起去拍摄他们的工作实况。
老实说,当时嘴巴硬,输人不输阵,但我和同事心里都有一个底,上了车就开始讨论,这个案到底我们要不要拍啊?如果单以个案的表达能力及活泼性来看,是不行的,但这主题画面及内容却很有冲击力,一名十岁的孩子,足踩在红树林的沼泽大地中,赤着双手在挖掘海蜈蚣,而这一种东西却养活了他们一家五口,这种东西你不用去照顾,也不用打理,甚至不需要花一毛钱去喂他,可谓是大地赐给他们的礼物。单单这几点,我们决定着手去准备拍摄了个个案,而且是题材走先,而不是孩子。
虽然一切心里建设都坐好了,船也租好了,但内心还是很不安,下午时间,潮法开始涨,船可以下水了,这时天空却下起雨来,跟在北海拍捕啦啦的情况一样,顶着雨就出发了。不到十分钟就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船靠岸,他父亲先下船探探哪地点会不会有收获,当我自到他父亲一脚踩下去时,我的顿时傻眼了,我是可以想像到自己当下的表情,那种可不可调头回去不拍了的表情,加上红树林沼泽地独有的味道,有点像硫磺般的让人头痛想吐,而且天空又下着雨,要如何操作那用雨衣包裹着的摄影机呢?现在这里可谓是举步坚难,连站都站不稳呢,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气,一脚踩下去,才发现真的是看比做容易,脚在沼泽下让人很不舒服,像被某些东西紧紧吸着,又痒又痛,偶尔还会被长在沼泽下红树的根紥伤,伤口被海水的盐度侵入,顿时像是被灼伤似的。

我尝试把当下的情景及心情形容出来,但我想还不及大家去一试,所以,那一次的拍摄只能称得上是狼狈,整身泥浆,全身又湿透,至於捉海蜈蚣是什麽样的一个情景,大家就留着等待看画面吧。

回来後几天,我发现我的脚出现金了一个溃烂的大伤口,连穿鞋都不行,而那股沼泽的味道,感觉一直都围绕在身边,一直挥之不去,直到一段很长的时间。大地,真的大奇妙了,只要你肯干活,总是可以让你温饱,何处没有存在黄金呢?他们这一家人,不正是把沼泽变黄金了吗?

“泽地捕手”节目介绍 (播映日期:4/10/09,星期日,晚上10时)
“泽地捕手”Onjil相集

"择地捕手"制作札记(二)

文/月婷

海蚯蚓,一种鱼饵,在城市地方很少看到的东西!还以为很容易挖!第一天还有人奉劝我们不要冒险,不要去,会被蚊子叮到脸红肿,回来一定会看医生之类!他们还介绍我们去购买防蚊剂,说是印尼运过来的!在那里那里才有得买!弄到我跟制作人赶紧去买防蚊剂,还听人家说麻油也可以,也去买,什么装备都来了!

隔天,却发现我们的主角不爱话,也不懂得表达,我们也不懂用原住民语跟他沟通,还好当地有各华人跟他相处了13年了,有他的帮助,也事半功倍!

准备出海时天气不是很好,天公不作美,还下起雨来!可是为了不拖延外景拍摄的进度,我们还是冒着危险出海。但,正武装的不是我们,而是帮我们的摄影机穿上雨衣!看到那些脏兮兮的黄泥,那种踩下去还会晃的木梯,到底要怎样下去啊?蹲在那边,一度想放弃了!还是硬着头皮踩下木梯的下去,而为了求好镜头,制作人从高出往泥跳下去!

没有救生衣,细细的小雨,打在我们的身上!到了目的地!看到父子很快速走到沼泽地里!制作人一脚一脚的,往泥泞睬去!哇!矮小的的他,几乎到他的膝盖脚拔不起来了!

到了另一个地方,还好有个小沙滩,可以走进去!可是,一转眼不见俩父子,他们已经走进去里面了!我就跟制作人说,你去啦,我在这里等你!还高喊我还没嫁人的!!!!因为实在是很恐怖,泥泞多么的深,一脚往下去,就到了你膝盖了!怎么走啊?一脚踩下去,都不懂能不能起来!

看到制作人一步一步的往里面走! 从远景看制作人在拍摄,一直挥手叫我过去! 一开始不敢走过去,最后还是硬着头皮,从高出红树林靠树跟走过去!上边踩着树跟,刺刺的,很痛! 那种一脚往泥泞踩下去的感觉,多么的不舒服,你感觉好像有东西在你脚下蠕动!好难受哦!

环山野岭,都不懂有没有蛇,有没有鳄鱼跑出来!

看到他们手一直一直的挖,然后挖出一条一条的海蚯蚓,咦!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我们就得很恐怖,可是这是他们赚钱为生之法!走回去的时候,两个被吓到在那边碎碎念!“在金马伦嘛好咯!需要这样拿命博吗?”回去大家的脚都是伤,制作人的脚还发浓!唉!钱难赚啊?


“泽地捕手”节目介绍 (播映日期:4/10/09,星期日,晚上10时)
“泽地捕手”Onjil相集